分卷阅读121 (第2/2页)
但是县令那边又传来消息,傍晚要在府衙后院宴请上榜的学子。 这是历来的惯例,即使宝儿还小,身为案首也不能不参加,这是对主考官父母官的大不敬。 因此闻大郎让儿子在客栈等着,他特意买了两身新衣服,给自己和女儿打扮得齐齐整整的,牵着她的手前去参加。 闻大郎平生见过最大的官便是他爹了,村长。 见过地位最高的读书人也就宝儿学堂里的两个先生,因此他紧张兮兮的,生怕哪里做得不够好。 带着朝圣的心,闻大郎给门房递上请柬。 那门房看看了请柬,脸上露出亲切地笑容:“可是闻子吟父女二人?” “正是。”闻大郎还是有些紧张,他悄悄在背后搓了搓手指,缓解了片刻的僵硬。 “哎哟,原来是案首家的,快快,请进。” 这个宴会原本是不允许带仆从或家人进去的,考虑到小案首年纪,门房也没阻止,任由父女二人进去。 他殷勤地给带了路,指着靠近最上面的那张桌子右手边的案几,“您二人便坐这吧,咱们县令大人过会就到,你们先吃点点心垫肚子。” 除了闻大郎略有些紧张之外,他手里牵着的宝儿是半点不紧张的。 只见那六岁小女郎举止优雅认真跟侍者道了谢,拉着父亲坐在案几后的小凳子上,端起桌上的茶水,给父亲倒了一杯,而后自己倒了一杯,待润了嘴方放下。 那侍者冷眼瞧着,这小案首的一举一动半点不似农户人家女儿,倒像是贵族人家教养出来的,小小年纪不慌不忙端的是姿态得体。 他作为县令府的门房侍者来来回回见过的人无数,没几个叫他印象这么深刻的,若是长此以往怕是前途无量啊。 他心里边感叹边走,人都到得差不多了,该通知他们大人出来了。 他走到前院书房轻轻敲了两下门,嘴里恭声道:“大人,人都到齐了。” “哦?那六岁案首如何?”屋里传来男子浑厚低沉的声音。 “属下瞧着不错,寻常男子多不及矣!” 他听了哈哈大笑,打开门,对着来不及掩饰赞赏表情的侍者说道:“难得见你如此夸赞,我去看看。” 这县令姓王,来自京城,在农山县多年,在位几年间,农山县人口和百姓生活都往上提了几分,在百姓们眼里是个能干实事的好官。 但有一点,农山县的科考历来不理想,先说会试,几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杀入会试的,再说这童生试,童生试分为县试、府试、院试三个阶段,等这三个阶段都过了,方可得秀才功名。 而他接近十万之众的县,一年也是出不了几个秀才,凡是过了县试,再和其他地方学子一块考府试院试时,总是不如别人多矣。 本朝是举人功名方有做官的机会,但是即使如此,也不是百分百做官,多为芝麻小官小吏的候补官员,若是在人口繁多的地界,不定能轮到。 但每个县其治下有多少举人,多少秀才,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到了县令的政绩,若是你所属之县人才凋零,会给上面一些错觉,那就是这个县令没能力,所以培养不出人才出来。 这一直是王县令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,农山县在他来之前,甚至不一定每年都有科考。 还是这几年他逐渐发展起来,百姓们生活好了,才有余钱给这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