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3 (第2/2页)
马子凑到给冷七喂水的标子耳边耳语一阵。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“岳老头,爷们问你个事!你可得如实说!”标子凑到岳富跟前,一脸神秘“不然哥几个出去就把你的事说出去!” 岳富一愣,随即一张脸憋得通红,“你说啥?你想说啥?” “你是党员不?” “是!”岳老头好像很骄傲,挺着胸脯,回答的干净利落。 “你是镇子里的镇长?“ ”是!“ ”那镇子上闹鬼是不是因为那念萝…?“ ”你咋知……“岳老头说到一半,忽然叹了口气,”小子,耍什么滑头!直接问,老头子我也会说的!“ 黄标反倒挠头,老脸一红。 马子不语,静静地等着岳富接下来的话。 刘三爷咧着嘴支楞着耳朵,他最喜欢听故事了! 岳富忽然起身有些佝偻的从桌子上拿过一盏油灯,自言自语一般, ”老头子早就发现不对劲了!一盏油灯半盏油,嘿嘿,老头子点了两年,愣是没见油少过,太诡谲了……“ 第四十二章 女知青 (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,也是一个真实或者不真实的故事) 那个年代,“到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去!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。 那时候的年轻人心中的对于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信念、豪情、是虔诚的,发自内心的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狂热。 种种,都是那个年代独有的标记,造就了那一代独特的人。那是一个浪漫的年代。也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年代。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顾念萝的家世很好。书香门第。祖上在宋朝和清朝都出过位列三公的大官。 在那个取名遍地“绣花”“国庆”“巧玲”的年代。念萝这样的名字,无疑是能让人耳目一新的。 人如其名,她给人的感觉就像你第一次读她的名字那样的感觉。淡淡的青涩的美。 顾念萝本不必去走上知青这条路的。他的父亲和母亲,是那个****的岁月里为数不多站得稳如泰山的人。 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”的口号响彻整片中华大地的时候。她高二。 十七岁的年纪,活泼中带些那个年纪独有的叛逆。和众多同龄人一样,她不甘于平凡,有着一样虔诚的信仰。 所以,丢下气昏过去的双亲,她在那个清晨揣着一张薄薄的文件,上了那辆绿皮火车。 当火车站充满了离别愁绪的时候,她的心里有了一点动摇。 可她很快坚定下了自己的信念,她听见有人喊,“北京爷们天不怕地不怕……” 巾帼,怎能让须眉?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记不清火车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。 只是下车后,又赶了两天的路。来到了她最终的目的地,那个满载她梦想和青春的土地。 那个地方叫太平镇。 和念萝一起来的有两个男青年,姜兴国十六岁,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