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-四章 (第3/4页)
气很不错,赶上了九十年代初期煤炭行业大爆发的行情,身家迅速地积累到了上千万,成为天南省屈指可数的几个富豪之一。 同期创业的人中,林海潮能坚持到最后并且成为天南省首富,有一笔经历是值得大书特书的,那是在他事业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,张州的小煤矿连连出事,不是瓦斯爆炸,就是渗水塌方,那些矿老板被贪婪的官员咬得浑身是血。 林海潮琢磨一下,发现了一个不是规律的规律,那就是小煤矿安全生产的上限就是五年,于是按着他自己的分析,他逐步将自己名下的四个煤矿一一卖掉,改做选煤和焦化了。 他能凭着稀里糊涂的规律,毅然地在煤炭行业最高峰期时卖掉自己的煤矿,不得不说是有几分勇气和愣头青的味道在里面。 虽然他将煤矿卖得很贵,相关设备采矿设备也是高价卖出的,但是还有人背后悄悄地笑话他,说林某人胆子太小,煤炭行情这么好就卖掉了,实在没有远见——不就是死几个人吗,你林海潮赔不起那点钱? 凭良心说,林海潮真的赔得起那点钱,官员从他身上榨取的钱,肯定要小于煤炭的利润,但是他赔不起那些麻烦,同行们的遭遇他早就看到了眼里。 大领导什么的先不说了,那些小科长科员的,随便一个人都敢打主意,隔三差五地去出事的矿井转一圈,吃拿卡要都是常事了,关键是还要矿主陪着去消费——你不陪就是不给我面子,就是看不起我! 看不起我,我就要勒令你停产,一个月停你个十来二十天,没日没夜地折腾你,我还就不信你不怕。 改革开放的初期,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这种混乱实在太常见了,虽然后来稍微规范了些许,但是这种情况当时一点都不算夸张。 林海潮不喜欢麻烦,想我林某人也是每天几万进账的主儿,哪有那么多闲工夫陪你们小屁孩子玩?挖不了煤我可以干别的。 然而,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,就在他卖掉四个矿之后不久,有三个矿就接连出事,死了七个人。 最绝的是第四个矿,在他出手十个月之后,冒顶加渗水,三十七条生命活生生地消失了,虽然张州报到省里的是死了俩人,但是当地人心里谁不清楚? 林海潮是有气运的人,这是当地人的评价,然而,随着煤炭行情的走低,价格的回落,大家才发现,姓林的卖矿,把价格卖到了最高点,再联想到不久之后四个矿接踵出事带给矿主的麻烦,所有人都不得不叹服——什么是本事?这就是本事。 煤炭不行了,但是焦炭尚可,林海潮这就叫一步领先步步领先,原本是选煤厂现金跟煤矿交易买煤的,现在好了,既然是赊欠,赊给外面的人还不如赊给林总,大家本乡本土的,林总前一阵卖矿手里又落了一大笔钱,值得信赖! 选煤之后就是炼焦了,这焦化厂虽然固定资产的投资不低,但是真要想把厂子搞起来,大头还是在流动资金上——焦炭也不景气了嘛。 由于手上有钱又有大家的认可,银行又是追涨不追跌,林海潮很轻松地挺过了资金的难关,而他强大的融资能力,导致他销售的时候敢于大胆出手,不太计较别人的赊欠。 为此,他吃过一点小亏,但同时他也攀附上了京城一位领导的公子,那公子很想赚钱,手头却是没资金,同时,为了老爹的官声他也不想融资,可是偏偏地,他还看不上小买卖,嫌那一笔一笔地做麻烦——谁能赊我两万吨一级焦先? 焦炭生产也是金字塔型,小土焦厂遍地都是,上等级的就越来越少,低级焦炭最难销,而一级焦不但价格高,也根本不愁销路,要是特级焦的话更是有人上门抢着要。 两万吨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了,又是一级焦,近千万的款子呢,谁吃撑着了赊欠给他?可是林海潮就敢,他身上具备了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所具有的全部优点——胆大、心细、手黑而且敢孤注一掷。 他看准了此人身后的势力,心说你家这种底子,不可能吞了我的焦炭就不认账了,大不了我成本价收回款来,几百万的利润赔进去,也算是看明白了一个人,不算亏。 谁想他这性子反倒是对了对方的脾气,那位正想省事呢,得了,这个海潮焦厂的利润分我六成,以后你的销售我帮着介绍客户,要不回来钱也找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