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赐良配_分卷阅读284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284 (第2/2页)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
分匪徒逃入英州和颍州交界处的山中。

    元帝没想到,自己治下的太平盛世,就因为一次天灾,居然就滋生盗匪。

    这事韩望之以前的奏折中曾提到,也曾派兵剿匪。无奈英州和颍州交界处那一片山脉绵延,剿杀不易。

    最可恨的是,这帮盗匪利用三不管地带,英州派兵就逃到颍州,颍州派兵就逃到英州,如今,竟然声势还壮大了,号称聚集了几千匪徒。

    而这次会发来六百里急报,是因为颍州治下一个县令与当地富商勾结,富商赈灾时给出的是下等米,如今收粮要求百姓们交回上等米。

    大灾刚过,百姓们手中还没多少余粮,当初发粮没领到多少,如今倒是要将辛苦耕种的稻米白白填给人家?谁能愿意?

    有百姓不服,汇集到衙门口,要和那县令讲理,被县令不由分说都给关进去了,还要家人拿三百斤上等粳米赎人。

    刚好有人与匪徒里的人有联系,这消息传过去,那匪徒们公然打着“替天行道”的名号,攻打县城,将县令和那富商都杀了。

    匪徒在深山落草为寇,也就罢了,这攻打县城杀了县令,就是谋反啊。

    彭泽做为颍州州牧,自然立即派了本州驻军前去缴匪,可那领军的将军带着三千兵马过去,居然还让匪徒给击溃了。

    彭泽在奏折里,列了匪患滋生的缘由和现状,其中就特别提出,由于赈灾之粮由商人所出,各地商人响应冷热不均,颍州地处贫穷,英州等处粮商的粮食,只会供给本州州府,所以不能惠泽全部灾民,造成山中灾民不散聚集成匪云云。

    赈灾之法是由楚昭业所提,彭泽此语,等于是指着楚昭业的鼻子说都是三皇子的馊主意,才会闹了匪患。

    彭泽是两榜进士出身,一篇奏折,写得抑扬顿挫,文采飞扬。

    只是,他到底是不知朝廷当时的危急,当时朝廷要应付战事,还要赈灾,户部粮仓又空,当时之时,楚昭业的赈灾之策是上上策。

    不过,后续落实时,各地官衙各有私心,又有官商勾结的情况,才会有冷热不均,或者捐下等粮收回上等粮情况。

    而颍州本就地处贫穷之所,又不是直接受灾之处,朝廷更是顾不上了。

    元帝发火,自然不是觉得楚昭业的主意不好,而是恼恨匪徒猖獗。

    楚昭恒当时也觉得楚昭业当时所提乃是良策,只是后期未能辖制各地官员,说起来,还是吏治问题。

    楚昭业看完这份奏折,心中过了一圈,抬头向元帝请求道,“父皇,彭泽所提之事,是儿臣后续考虑不周了。”

    元帝摇摇头,“书生误国,彭泽的话,只是推脱自己的责任而已。”

    右相叶辅国提议,当务之急还是剿匪为要,“臣觉得若能招安,也不失良策。”

    楚昭业建议道,“父皇,依儿臣之见,这些匪徒正是气焰嚣张之时,若只派个文臣去招安,恐怕不能奏效。必须先将他们打败了,打痛了,此时让人去招安,才能事半功倍。”

    元帝点点头,“那就让颍州那边守军继续去剿杀?”

    “父皇,颍州多山川,颍州的守军只有五千来人,彭泽奏折中提到折损了三千人,只怕那边守军已溃败,还是调集英州或益州的守军过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,李敬刚好要去英州,不如就让他顺势剿匪?”楚昭业直接提到了李敬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