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节 (第2/5页)
盲。 不排除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不学有术的另类天才,但天才这个形容词本身,隐含的一层意思就是不可复制的成功范例。 既然说是天才,那就不是哪个学校和老师能后天教育出来的,天才与常人的核心差别在于他们的天赋之高,平凡人类只剩下艳羡仰望的份,人家是来自上天的慷慨赐予,你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拉平这道天堑。 如何普及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项简单工作,儒家鼻祖孔夫子以有教无类为人生宗旨,穷尽毕生之力也不过教导了三千门徒,其中成才的不过七十二个人。 现如今,林旭的起步目标是教导成千上万的普通人,纵然他有化身无数的能耐,对待这项工作仍不免有杯水车薪之叹。 这一日,抓着头发冥思苦想,林旭嘴里絮絮叨叨地说道: “私塾?效率太差,不行。办学校?时间上来不及了,老师从哪找啊!图书馆,识字的人太少,你的书再多也没人看哪!互联网……对,互联网应该可以。” 传统私塾和现代学校一样,教授学生的前提是大批专业教师,林旭又不可能真的派化身去教书,从哪找这么多老师来教书育人?这个有些想当然的计划,只能说看上去很美。 九峰镇的印刷业自从得到了林旭流散出去的那些超时代技术,以及后期工墨匠师积极参与改进革新,几年时间发展下来,活字印刷术业已日趋成熟。按照一般作坊的工作效率,印刷十万字左右篇幅的书籍,从铅、铜活字的排版开始计算,到新书摆放到街边书摊的货架上,全程不超过十天。尽管如此,终端销售价格还是无法降得太低。首先是印刷消耗的油墨和纸张成本无法进一步压缩了,其次流通环节要抽取必要利润。诸如像是《论语》、《老子》和《周易》这样销量很大的经典著作,平均售价也要达到十文半两钱的水平,这笔开销足够一户普通人家吃上好几天的。 不问可知,那些需求量相对较少的书籍,各项费用均摊下来的成本价格会更高,售价也就更难尽如人意了。 农耕社会的人们,生活圈子局限很大,大家普遍存在故土难离的观念问题,一般人轻易不会远离自己居住的村庄和城镇。林旭不可能在每个村镇市都集建起一座图书馆,何况还有识字率的前提限制,你拿书籍给不识字的人看书?那除非是连环画,想靠图书馆普及教育,痴人说梦去吧!于是乎,这条前途黯淡的发展路径也被林旭放弃了。 目下唯一看起来可行的是互联网计划,在如今的时空背景下提互联网,好似空中楼阁荒诞不稽,不过比起耗资巨大,前途渺茫的图书馆,互联网的成本是低得多了。 脑海中灵光一闪过后,林旭开始仔细核算了互联网计划投入产出的比例,算清了数字,他重重地一拍巴掌,语气笃定地说道: “不管了,成不成也是它。” 互联网这玩意说起来很高深也很高科技,其实无非是个数据交换平台,正如互联网的英文名中包含的“以太”一样。。 什么是“以太”呢?简单点来说,这是物理学假想中的一种传播媒介,后来又被科学实验暂时否定,很形象地阐述了互联网的核心概念,即是一种标准信息媒介,因此“以太”这个词汇被互联网的发明者们借鉴过来,命名了自己创造的交流工具。 假设一个人要在连蒸汽机都没有发明的中古时代,独立发展出互联网。呃!姑且打个折扣不叫互联网,退一步叫作大中华局域网好了。这故事乍一听起来,很像是《一千零一夜》当中某个十分不着调的民间版本。假如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是神祇呢?对于人类来说,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换作神明出马,祂是否能做得到呢?对于这一点,大概只有做完了以后才能知道结果如何。 套用某位童话作家的话,事情不靠谱没关系,起码你敢想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 初步理清头绪,林旭开始思索如何铺设互联网,比起胆子大就能解决的开头来说,把虚无缥缈的一个计划落实下来,这就显得艰难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