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情(第三世end) (第2/6页)
> 簌簌的梨花被风吹落,铺就了一地素白,他策马来至寺庙为父亲祈福。他本是不信这些,可如今父亲在外征战,母亲卧病在床,前些日子,meimei也已出嫁,至此母亲一直放心不下,他拗不过,这才过来。
他翻身下马,正准备进入,见到庙宇里缓步走出一位男子,一身素蓝圆领袍,长身玉立。为什么不好好系扣……穿衣怎可如此不修边幅,他移开视线,抬眼瞧向那人面容。彼时有暖风吹过,日光和煦,白云皎皎,照着男子温和的眉眼,恍若春水梨花,直教人心中平地起波澜。
他总觉得眼前这人似曾相识,却回想不起来。只见他走至他面前,他才发现面前这人身长至少八尺有余,面如冠玉,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。
他听见他说:“好久不见。”
少年有些不解,指了指自己,“你认识我?”
“认识,而且认识很久了。”微风吹起了他鬓角的碎发,“在下杨戬。”
不知怎的,少年总觉得这一幕恍若隔世。
或许他们并非初次相遇,而是久别重逢。
3
自那日庙宇一见,他总是会碰到杨戬,街巷、集市、酒楼,哪里都是他的影子。偶尔也会打上两声招呼,多数时候,杨戬都是站在一旁静静看他。
那目光,深情得令他有些害怕,他总觉得心里缺失了一块,空荡荡的。
索性他不再出门,整日待在府中练枪。翌日清晨,他同往常一样在院中武枪,倏尔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琴音,他抬眸一看,杨戬正半蹲在屋檐上吹口琴。看少年瞧见,杨戬这才收好口琴,拄着下颚向下望去。
少年愣住,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:“你怎在此?”
杨戬起身,轻巧从屋檐一跃而下,走至少年身前,“你近日未出门,我来看看。”
“我是说,你怎知我在此地?”
少年戒备的眼神令杨戬有一刻恍惚,他怎么就忘了,眼前这个少年不是石桥上为他撑伞的娇娥,也不是风沙中为他流泪的姑娘。
太陌生。
不知为何,少年突然觉得心口一阵抽痛,他偏开头,问道:“杨兄,你为何要刻意接近我?还是说,你对我家有什么意见?”
杨戬不可思议地看向他,似是奇怪他怎么会有如此念头,许久才笑开,“意见没有,倒是心悦公子。”
这回换少年哽住了,登时闹了个大红脸。心悦?什么意思……断袖?
“咳咳。”杨戬用咳嗽声掩饰尴尬,顺势换了个话题,“刚刚看你练武,总觉得差了些什么。”
“你也会用枪?”少年似乎有些不信,清澈明朗的眼眸看得杨戬有些不自在。
那三尖两刃刀怎么不算是枪呢,分明差不多。
“当然。”杨戬信誓旦旦答道。
就算他现在没了神力,活了几千年,还打不过一个毛头小子吗?
少年从兵器架上拿了一把枪扔给杨戬,“杨兄,请赐教。”
杨戬颠了颠手中的枪,摆好架势,“得罪了。”
杨戬速度极快,显然是没有留手,直取少年面门。少年第一次与人对打,连手心都微微渗出汗来,他堪堪躲过一击,却让杨戬找到了破绽,长枪划破了他的衣衫,他知晓杨戬是手下留情,若是在战场上,他恐怕就成刀下亡魂了。
杨戬将枪收回,“你枪舞得不错,只是缺少实战经验。”
少年有些气馁,练了十几年的枪,在别人手上连一招都用不出来,就凭这点本事,他有什么资格上战场。
少年人心事都摆在脸上,杨戬有些于心不忍,上前一步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无事,不如在下每日都来与公子切磋,如何?”
在杨戬的指导下,少年的枪法越发精进,有时杨戬放水,二人能打得有来有回。
俗话说,不打不相识。二人整日形影不离,日暮下他与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