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86 (第1/2页)
了过去:“此奏疏出自摅羽之手。臣读过后,不免有些感叹,他虽年纪尚轻,却已知几分治州的繁难了。”“哦?”听到陆辞的表字后,原本只是强打起精神来应付王旦的赵恒,才真正生出一些兴趣来:“我倒要看看,由我亲点的那位陆三元,到底写了什么。”皇帝的兴致,就如王旦所料的那般被勾起来了。见一切顺利,王旦只微微一笑,安安静静地等着。他让陆辞走的这手以退为进,哪怕别人难以洞察玄机,但的确不是一步差棋。离京去外地任官,最怕的不外乎是就此沉寂,被官家遗忘,恩荣不复。或是奏疏被有心人阻挠,难以上达天听。但有王旦把持,稳坐朝中,就不可能出现这两种频见的情况。当初要劝服对陆辞正喜欢着的官家同意将人外派,王旦也费了好一番功夫,还好举对了例子。一听王旦将当初太宗皇帝有意贬谪寇准之事翻了出来,才真正戳中了赵恒的隐秘忧心。先帝对彼时还年轻气盛的寇准的极其器重,不比他对陆辞的还要来得厉害么?这都成就了怎么个牛脾气?赵恒一想到寇准这一活生生的碍眼例子,才彻底松了口,同意把陆辞放去外地任官了。只是一晃过去数月,加上王旦和寇准等人的偶尔提醒,赵恒不免对难得一见的三元及第、还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陆辞,有了一些挂念。王钦若倒是有意攻击陆辞。然而陆辞都被明着平调、实际贬到外地做官去了,在陛下眼里,正是最受了委屈的时候。若对其穷追猛打,反而容易有反效果。王钦若斟酌后的结果,就是伺机而动。王旦一直暗中观察着王钦若的动静,见其不动,也丝毫未放松警惕。对臣下们的这些心思,赵恒只知一半,也不甚关心。若说他起初的认真,全因陆辞给予他的印象素来不错,在真正读起来时,就被这层次分明、条理清晰、证据充分、计划缜密而游刃有余的内容,给彻底惊艳了。“养育人才,用为异时兴起太平之资,其所以忠于国家……”念到喜欢的内容时,赵恒还忍不住直接念出了声。等看到最后,他还有几分久违的意犹未尽,笑着对王旦道:“王相向来谦逊,但也莫谦逊到饕餮的头上啊!这封奏疏,在我看来,写得可不是一般的好!”王旦却未附和,只板着脸道:“太过锋芒毕露,便易有急功近利之嫌。”赵恒此时是看陆辞额外顺眼,听王旦这么说后,下意识地就是反驳:“王相是活了一把年纪了,陆知州却是过了年后才十……”他顿了顿,竟真想起来了:“八吧,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,怎就要死气沉沉,谨小慎微了?倒是敢作敢为的这份刚直,才值得人欢喜呢。”说完之后,唯恐王旦再劝,赵恒干脆直接就把这奏疏给批了。王旦面上不苟言笑,但此刻见尘埃落定后,心里不由重重地松了口气。——可算是成了。等处理完奏疏后,王旦就不多做逗留,利落告退了。他前脚刚出,后脚进来的,就是闻讯而来的王钦若。因王钦若最擅逢迎上意,揣摩帝心,赵恒一见到他,比见到王旦还高兴。不等王钦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