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1 (第1/2页)
一时间批复。作者有话要说: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首次闹掰,缘于曾国藩“夺□□”。咸丰七年二月,曾国藩父亲过世,按封建丁忧制度,曾国藩当应回家奔丧,然而此时战事吃紧,按照清政府对丁忧制度的“补充规定”:督、抚、司、道等军务在身的要员,如钦命不准离职,则不得擅离职守。曾国藩此时在江西战场,朝廷既要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,既要曾国藩到全国各地去打仗,又不给他调动全国各地的权力,弄得他左支右绌,狼狈不堪,正是满肚子怨气,早想甩担子了,替父奔丧,是个最好不过的机会,所以,他一方面上书朝廷,请丧假;另一方面,不待朝廷回复,他先斩后奏回到了湖南老家。曾国藩觉得有义务也有必要向朋友们介绍这次拒绝夺情的情况。于是,回去不久,他写了一封信给左宗棠,说,所以要拒绝夺情,有三个理由,第一,当然是父子情深,身为人子,必须尽孝,必须尽礼,所以我回来了,这叫人子之道。第二,我出山以来,功劳少,错误多,我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江西的局面;这就有点牢sao了,表面上说自己不行,其实是说各方的支援不力。第三,目前大局,比我在江西的时候要好,即算我不回江西,各位朋友同事也能把事情办成功。左宗棠毫不体恤曾国藩的用心与苦衷,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谴责曾国藩:“忠臣之于君也,不以事不可为而奉身以退,其任事也,不以己之不能而他诿之……但谓匆遽奔丧;不俟朝命,似非礼非义。”说曾国藩这种临阵脱逃是不忠之举,是不礼之举,是不义之举,将曾国藩骂了个狗血喷头。在此信中,左宗棠还说:“老兄之出与不出,非我所知也”;意思是,你最终是听我的话再回江西,还是不听我的话赖在湖南,我不知道,我也不关心。我也没指望你真能听我的,但是,这个道理我的告诉你。接下来,又说:“出之有济与否,亦非我所敢知”。意思是你若真听了我的话,再回江西,那是件好事,但是,回去之后,事情能不能办好,局面会不会有转机,这我不知道。“非所敢知”比“非我所知”的语气更强,更具否定性。曾国藩看信后自然是气坏了,于是对左宗棠置之不理,以无言来强烈抗议。一年之后,两人才又“交欢如初,不念旧恶”。第34章芷晴暴毙京城中,载淳在收到李鸿章回复的时候,心下便有了底,知道此番前去大沽口的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厉害人物,这才松了一口气。遂下了早朝之后,心情也不错,正准备去上书房那温书,倒不想,才走到一半,竟见得荣寿一身黄马褂,正扎着一头大清男子的辫子头在去上书房的必经之路上等着自己。荣寿看见载淳的銮驾,向前行了一个男子间的君臣大礼:“奴才荣寿叩见皇上。”载淳看着面前穿着男装,英姿飒爽的荣寿,只觉得格外的清爽,更是满意起了自己的决定,笑问:“皇姐,这么早不在无逸斋中温书,怎么来这等朕?”荣寿面色冷清的起身,然后看了一眼载淳身边的人,发现都是养心殿里的熟面孔,这才说道:“回皇上,奴才得圣母皇太后传旨,叫皇上马上去一次储秀宫。”慈禧叫自己这时候去储秀宫?听得这句话,载淳心里一愣,这个点都是进学的时间,这么赶急的叫自己过去,莫非是出事了不成?当下载淳又打量了荣寿一眼,却见得荣寿面色依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