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1 (第2/2页)
法律”的意思。无论什么朝代,制定法律的人都应该以达成社会和谐为主要目标,不然,我们要这法律有何用?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其实,这一句话如果断句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思。看官您去查一下便知,网上普遍的断句是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而一纯为什么不这样断句呢?首先请您回顾一下一纯的翻译:“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,就以这一点最完美了;无论大事小事,都要依循‘礼’的规定。遇到行不通的地方……”然后,再看看百度百科的翻译:“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,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。小事大事,都重视以礼节交接,却忽略‘和’的精神,是不可行的。……”虽说古籍的句读往往可以有多个理解,但是,无论怎样断句,总归不能逃脱“符合事物道理”这个原则吧?我们已经讲过,一个社会想追求和谐,那就得有秩序,而“礼”就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规范。那您想啊,秩序和规范自然是确立得越明细越好啦,不然便达不到“形成稳定、继而和谐”的预期效果,且容易被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——我国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大力完善。现在您再看这个百科翻译出来的结果,它居然说大事小事都用礼来节制是行不通的,这不正和制礼的初衷相违背么?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这句话其实就解释得更通透了。在行不通的时候,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。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强化自己:要和谐!五官六感就会受到意念干扰,甚至因此屏蔽,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也顶多是聊胜于无。我直言不讳:就像前两年,广州教育局希望从学生抓起培养公民优秀品质。某领导下去视察,发现无人会背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便大怒,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背下来。讽刺的是,学生会背了又怎样?做不到啊,背了又有何用!不是说要学生们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吗?听着就好笑——“爱国”,自己的文化连半吊子都没有,就把人家洋鬼子的语言放到主科里,这是什么狗屁“爱国教育”理念?有网民就讽刺:现在中国人会英语居然是标配!您看看,这都成什么样子了!上面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,我们解决问题就得找到根本,然后一针见血才能起效!这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智慧,而我一介布衣,最多不过是用笔杆子发发牢sao,倒是真的很希望有职位之人能善用这种智慧,大力解决根本问题,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幸事!人际关系的小妙招,点进来获取!有道是:人怕出名猪怕壮,有若这家伙可能嫌弃自己太苗条了,在篇里狂刷存在感,这不今天又挤掉孔夫子的位置上节目来了……一纯很是担心收视率,毕竟他也不是人比潘安的类型,万一看官觉得怪油腻的,不来了怎么办!所以一纯搞了点小噱头嘛,忘了告诉您:恭喜恭喜,现在您已经成功钻进我的圈套了!是不是很激动呢?哎哎,别打我脸!咳咳,有若虽然油腻了点,但说的话还算有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