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79 (第2/2页)
了宴会安排。.顾玉成对自己名声如何一概不知,他再次祭出模拟考神器,专心闭门写文章,直到十五天后乘着宫里派人来接的马车,凌晨出发去殿试。三百多名进士先在宫门外集合,听内侍宣讲规则,然后才鱼贯而入承明殿,无声落座。只是榜上的三百六十名新科进士,已经悄悄变成了三百五十七个,因为有三人冒籍被揭发,殿试前就被革除进士功名,责令返回原籍了。万幸举人功名尚在,只待三年后再下场便是。本朝取士遵循“择路而录”,即不同地区录取率不同,像京师因为是天子所在,进士名额最多,其他繁华府县则相对较低。为了增加中试几率,冒籍自古有之,历史上不乏冒籍成功的著名文人。前朝的最后一名状元,就是冒籍考了秀才,并为此付出惨痛代价,直到四十多岁才重新下场,艰难考中状元,一雪前耻。顾玉成没有条件科举移民,一步一步从清平县考出来,对这些自无所知。他端坐在靠前的桌案,微微垂眸,直到试题发下,才开始慢慢研墨。这次殿试,就是他决定命运的最后一场考试了。第57章年轻探花殿试题目考的是边务。近年来边境并无什么大小战事,看起来相当平顺,然而内里暗潮汹涌,特别是西南地区。当地数十万蛮夷早已归顺,却屡有不臣之心,去岁只安民官就换了三个,也不过勉强支应。宝华天子在题中讲完自己如何效仿三皇五帝,勤政爱民,夙兴夜寐之后,便将问题抛给新科进士,“所谓差强人意者,何也?”他一个天子已经尽心尽力了,边务仍不过勉强令人满意,这是为什么呢?当然是因为站在朝堂上的人没有尽到为臣之道了!作为一个日常破题的人,顾玉成迅速得出结论,然后开始打腹稿。天子已经在题目中将自己摘干净了,他一个连官员都不是的进士,更不能加以指摘。但是全推到朝臣身上吧,阅卷的几位恐怕不能满意,少不得落个媚上之嫌。顾玉成思量半晌,决定化实为虚,转到德行上。什么是德?圣天子所行之事,遵循圣贤之道,就是德,而边境蛮夷无信无义,就是失德。如此立下正反两面,分别夸赞痛斥了二百多字,顾玉成话锋一转,开始起讲如何让圣人之德恩泽到边境地区。“故特谓之曰:欲彰文德,首在教化……”,不但要深入边境教化蛮夷,也要选拔当地人来京师沐浴天恩,如此有来有往,才是长久之道。其次是武德,枪杆子里出政权乃是亘古不变的道理,只有兵力强大,才能震慑四境,使民无忧。“窃自观古今经纬,莫如昔以武靖边……”顾玉成虽宅,也是为了赶考走过上千里路的人,对沿路风土人情有一些了解,加上从前积累,又把交通、气候、经济的影响列出来,如此文武配合,条陈分析,分论点之下层层铺陈,引经据典,排比论述,扎扎实实撑起了两千余字。他通读一遍,发现大致脉络还是畅通的,删改两处便总束结尾,展望四海来朝、万夷臣服的盛世景象,与破题之句遥相呼应。完成初稿已到中午,顾玉成和其他进士一起,非常优雅地少少用了些饭,便开始修改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