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72 (第2/2页)
变得极静。
唯有端坐于一方的小姑娘在细声软语,谈吐从容:“因此,佛家所言之“功、德、善”,并不适用于万事万物。”
德妃听闻这话,又是一惊,忙转首去瞧太后的脸色。内心里忖度着:这丫头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。
“这么说,你认为,佛家是错的?”太后凤眉单挑,鎏金甲套轻转于指尖,威严自持。
众人闻言,心里皆是一颤,生怕那直言快语的姐儿一个不经意便惹了老祖宗的怒气出来。
反倒是静坐于侧的刘清洵,丝毫不见惊异之意,只慢条斯理地执盖刮茶,浅呷了两口,
若细瞧也不难发现,男人唇畔间微微勾起的弧度。
姜柠细眉弯弯,桃眸含笑如汪着两团清亮的水沃,“佛家所言固然没错,但依臣女拙见,佛祖无法拯救世人。佛经所能渡化的是心中有佛之人,而对于这普天之下更多的黎民百姓来说,”
言及此,她只不卑不亢道了六个字:
“圣君更胜于佛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午后,云朗风清。
“殿下此行可还一切顺利?”
自慈宁宫出来,姜柠本以为刘清洵会往自己行宫去,没成想他竟与自己一道往宫门口走。
为了不让两人间的气氛太过尴尬,姜柠只好率先出口打破僵局。
“算顺利。”他淡淡一笑,回了三个字。
刘清洵不比唐忱,唐忱虽性情寡淡,但因其自幼长在老爷们儿堆里,行事果决,连带着说话方式也是直白果断。
而身边的这位皇子,想是生于天家,其言行举止彬彬有礼,温和儒雅。
只是姜柠也明白,在这份儒雅之下,更是滴水不漏。
就好比现在,
他若是回答“顺利”,则显此赈灾之行过于容易,显得肤浅。
若是回答“不顺利”,则会让人质疑他立身处世的手腕和能力。
因此他加了个“算”字,实在是拿捏有度,可这却让姜柠一时间又找不出什么别的话茬来。
正在姜柠踌躇之际,身侧的男人倏然站定,没由来地对她道一句:“上回,还欠你一场孔明灯。”
姜柠无意识地“啊?”了一声,跟着站定,有些懵懵懂懂地偏头望向他。
“中秋那晚。”他一眼识穿了姜柠的“短暂失忆”,笑着提醒了句,继而又问:“何时得闲?”
姜柠这才隐隐约约记起来是有这么回事,若不是刘清洵提醒,她早便抛脑后去了。
“殿下心载鸿鹄之志,想来不会将个人愿景寄托于一盏虚妄缥缈的孔明灯上吧?”她在拒绝。
刘清洵听懂了她的拒绝,轻笑出声,不答反问:
“那依你所见,怎样的一盏灯才得以普照天下?”
☆、大戏
金乌西沉,夜幕四合。
姑苏河上,灯火飞涨,似鳞波潋滟,星火斑驳。
舟楫横水而徐徐过,橹声幽幽,撩浪潺潺,宛如天光四溢之际,被堪堪搅碎了的金子,直教云峰渐稀薄。
姜柠到底还是跟刘清洵去放灯了。
或者说是,被迫答应。因为她实在是没那个胆子,敢站在皇城根儿下与那位天家少爷大肆畅谈——何谓“明君”。
只不过……
“在找什么?”刘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