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4 (第2/2页)
若华一愣,若说方才那吊坠已足够令人惊奇,那这刻印简直可以说是令人震惊。传闻梁昭帝极宠爱太子,在太子尚年幼时,请了当时名震一方的文豪柏濂为太子太傅。太子十岁那年,梁昭帝问太子:“近日你又学了哪些文章?说与父王听听。”太子摇头道:“先生近日未教儿臣文章。”梁昭帝一听,心中不快,莫不是柏濂欺太子年幼,不认真授教。梁昭帝板着脸问:“是不是柏濂不愿授教与你?”太子摇头:“近日先生带儿臣到民间走访,先生说治国之道不尽在、之中。君王需体察民情,观百姓之兴乐,感百姓之疾苦,方能做到百姓心中所想,了解治国之根本。”见十岁的太子说得头头是道,梁昭帝喜极,同时又敬柏濂教导有方。遂着人刻下“帝御之师”四字方印赐与柏濂,便是展案上那枚玉章。梁昭帝最大的缺点在于太过妇人之仁。太子乃静妃所出,而皇后赵氏所育长子早夭,之后就再无所出。梁昭帝与赵氏年少成婚,与昭帝共渡十余年。梁昭帝怜惜赵氏无子,便厚待赵氏一族。也正因如此,才让赵氏一族羽翼渐丰,最后取而代之。此刻,座上宾客已开始叫价。蓬莱阁的竞价规矩是每次加价不少于五十两,而这方印一出,众人都以百两起叫。沈宛清瞧着叫价越来越高,不禁目瞪口呆:“这东西就这么值钱?”若华但笑不语,要说这东西到底值不钱,那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这刻章取的是和田玉中的上品羊脂白玉刻制而成,还是当年西域进贡的贡品,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。加之梁昭帝与柏濂这典故,想不抢手都难。刻章的价已经飙升到了二千八百两,足足涨了二千两,瞧这势头还会涨。这时众人中传来一年轻男子的声音:“五千两!”宾客们纷纷回头看这位叫价的人,若华也伸直了脑袋朝外面看。由于大堂中的人都是背对隔间而座的缘故,若华除了后脑勺,什么也看不见。大家正好奇那人之时,边上又有一男子叫道:“六千两!”场上又是一阵哗然,若华往边上看去,不由一愣,那叫价六千两的人正是何胥。上一世若华也曾带着沈宛清到蓬莱阁,却从未上二楼,原来何胥是到这儿来了。他倒是精,京州哪儿出名往哪儿钻。此时,那男子又道“六千五百两”。何胥又叫价道:“七千两!”。七千两已是惊人的数目,只要那男子不再叫价,就不会有人再抬价。场上静了下来,那人果真没在往上抬。片刻之后,那小伙计道:“梁昭帝赐太子太傅柏濂之刻印,以七千两售出!”在若华记忆中,不记得何胥买过这方刻印,真是怪哉。.展案上的伙计全去了隔间,不一会抬出一件物什,拿黑布罩着。若华不用猜都知道是什么,蓬莱阁的招牌,红珊瑚,蓬莱阁每次竞拍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