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26 (第1/2页)
此散去,也不知各自在背后做了什么举动。华元帝有意为之,瑾瑜的名字留到了最后,但是遭到其中两个阁臣与三位尚书的极力阻拦。理由就是资历不足,当年周居和三十入内阁,顶着最年轻阁臣的名头,是因为周居和十八岁就为官,整整十二年的资历。而瑾瑜从踏入仕途开始,为官年月才四年左右,怎么可以力压众多为官二三十年的翰林学士?瑾瑜画了整个朝堂的关系图,早就料到会是此等局面。对于那两个食古不化油盐不进的守旧派阁臣,瑾瑜无可奈何,三位尚书也是因为各种关系不容易松口,以至双方势均力敌。但是他手里好像还有一张牌没有打出去。瑾瑜从书房找出一本册子,翻看几许,摘抄一页折起放进信封,滴蜡密封起来,递给身边护卫。“送到兵部尚书府上,确保尚书大人亲手开启。”护卫接过信封,领命送往兵部尚书手中。信送出去第二日,兵部尚书改口,支持瑾瑜升迁为内阁学士。形式瞬间偏向瑾瑜,华元帝本就有心扶植黎洛,如今多了一人支持,顺势拍板定音,让吏部出调任文书。瑾瑜成为黎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阁臣,年仅二十八岁,穿上大红官服,被人尊称一声大学士。黎隽怒不可遏,不顾皇子身份,前去质问兵部尚书,原本说得好好的,为何却突然改口?兵部尚书只是深深看了黎隽一眼,“四殿下,你好自为之。”黎隽不明所以,“你说清楚。”“臣言尽于此,日后与李大学士相关事宜,不要牵扯于臣。”兵部尚书说完转身离去,留下黎隽摸不着头脑,只能猜测瑾瑜握住了兵部尚书的把柄。黎隽猜的八九不离十,瑾瑜给兵部尚书的信,只是抄了陈君然从湘王那里拿回来的册子。兵部尚书曾是湘王的人,湘王给了他不少好处,逐一记录在册子上。当初瑾瑜默写的册子上没有兵部尚书,因为柳镇宁收得太快,瑾瑜还来不及看到兵部尚书的名字。直到拿到原件,瑾瑜才知道漏了不少人。瑾瑜只是把兵部尚书曾收下的东西列了个清单送过去,兵部尚书立刻懂得瑾瑜的意思。除非兵部尚书想玉石俱焚,否则都会选择沉默以对,被迫登上瑾瑜这条船。瑾瑜猜兵部尚书不会舍得当下的生活,当初都能收下湘王给的好处,如今自然也能背叛黎隽。事实证明,此举有用,他真的入了内阁为臣。家里李老汉等人听闻瑾瑜成为阁臣,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,但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。不亦乐乎忙着招待来送礼的人,看旁人脸上羡慕的神色,心里一股爽意油然而生。黎洛对兵部尚书的改口十分好奇,趁着瑾瑜进宫给他讲课,非要缠着瑾瑜告诉他到底是为何。瑾瑜不得已,道:“殿下,这些都是因为统计数据和注意细节,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。”黎洛不疑有他,他见过瑾瑜的统计图,平时不明显的东西,列举出来便清晰可见。“老师,父皇会不会封我为太子?总觉得父皇把我当做储君来培养,告诉我待日后老师的作用发挥到顶峰之后,就要慢慢着手压制,全方位的压制,不能让老师像徐千章一样。”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