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00 (第2/2页)
进入报馆也是意外,他四弟身体不好,因为之前乡试后染上了病,这两年药都没停过。平日里家里也不准他看一些费脑子的书,自报纸出现后,四弟明显开朗了一些,看多了报纸上对外界的描述,以及一些简单的运动方法,也愿意出门走动。张廷璐便对报纸多了一份注意,某一天看到报纸上的招人启示后,他心神一动,也没多想就报了名,没想到还真被录取上了。爹爹虽然没赞成,但也没反对,张廷璐这次下场没有更进一步,心里也有些迷茫,便稀里糊涂进了报馆。但进来之后,却发现在这里比他之前二十多年过的都精彩,每日出门找新闻,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,听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故事,让他顿时觉得以往只蹲在家里读书的日子是多么枯燥。当然有同样想法的不仅有他,还有许多人,这些原本清高的文人,为了跑新闻和你晚上说不上话的百姓打交道,逐渐少了几分迂腐之气,变得圆滑起来。或许说是经过报馆的打磨,整个人从内心到外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新开的报馆叫,与这个名字隔开。也是每日早晨出报,但只报京城内的新闻,虽然与区域重合,但两方的侧重不同。报道的偏向时政、民生,连广告审核都都有偏向,最开始还接受各种广告,到后来关于玩乐性质的都被砍掉。而不同,更偏向于娱乐性,所以那些玩具广告,胭脂水粉广告都愿意接。这一日,卖报的报童不再只叫卖,还多了一个,报纸还是个新鲜事物,有那不缺钱的就叫住报童多买了一份。发现上面先是介绍了未来侧向报道的内容,一些广告还多了一句台词,不再像那样粗暴的将产品介绍一遍!很快这些朗朗上口的广告台词被孩童们编成童谣,出现在大街小巷中。而大人们却关注占据了一整个版面的新闻。“……元宵节那日,南城药王庙发生了一起孩子被拐事件,幸好本报记者当时就在场,亲眼目睹了该事件的经过。”南城一家茶馆的说书人拿着报纸读了起来。茶馆里的人,放下杯子,认真的听了起来。有些人当时恰好也在场,脸上露出隐秘而又激动的神情,小声对旁边,“这件事我知道,当时我也在,没想到当时竟然还有记者在场。”说书人将孩子丢失的经过以及义士出现,如何循着蛛丝马迹找到了药王庙地下密道。将整件事说得跌宕起伏,犹如讲故事一般。有的人听了,还当成说书那会儿,猛喊了一声,“好!”旁边的人看向他,这人才反应过来,自发捂住了嘴。说书人也意犹未尽,继续往下读,“经过本报记者查探,其中一个被拐的孩子衣着富贵未有人认领。本着追查真相的精神,本报记者继续追查下去,才得知这个孩子的真实身份乃是内城某国府大老爷的嫡次子。至于这位小公子如何被从内城拐到外城来,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荣国府下人。”然后下面是下人的采访内容,详细的解说了国公府内部两房的情况,将大房二房之争写的笔话本还要精彩。“……大房主母刚去,为何嫡子就被人从府里拐走?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情,是狠毒的仆人下黑手,还是另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