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玉案(上) (第1/7页)
月照寒沙,水中倒映的霓虹光景被乌篷船缓缓撞散,凝成片片涟漪,同两岸的香风燕语护着一场虚妄的美梦。 一袭石青色长衫遥立船头。 船上未掌灯,看得不甚清晰,唯见一双眸子在夜色中闪着亮光。他瞧了眼灯火灿烂的小楼,神色淡淡,漠然得有些不近人情。 经年未归,记忆中的粉墙黛瓦泡进了脂粉堆,散着令人厌恶的铜臭味。 “哎呦,小少爷,您可算回来了!” 未见其人,却闻其声。 岸上的人已等候多时,船未停稳就迎了上来,恨不得跃进河里把人拉过来。 “陈叔,家里一切可好?” “都好,都好……”陈叔扶他下了船,欲言又止,“老爷在府上等您。” “知道了,走吧。” 街道换上了新的水泥地,熟悉的小巷仍铺着坑坑洼洼的石砖,前几日下过雨,石缝中长出了些许青苔,稍不注意就会摔个底朝天。小时候,再好的衣服也因此变得破破烂烂,免不了母亲的一顿栗子,但现在不会了。 这条回家的路,尤格走过无数遍。 姑苏陈氏,世代从政,据说祖上有一位三朝元老,曾门庭若市,辉煌无比。到了尤格父亲这代,眼瞧着朝政日衰,不少人弃官从商,他父亲就是其中之一,靠丝绸起家,现在也是风生水起。 陈氏家大业大是不假,但开枝散叶地太快总会有有心人从中作梗,恨不得扣上“株连九族”的帽子。 前些日子,远在京城的家主,也就是尤格的表祖父,与晋宰辅政见相左,二人本就不对付,就着这个由头在小朝会上吵了起来,差点大打出手。“小赤佬”和“老王八蛋”一拍两散后,私底下没少给对方使绊子。 陈家在北方的生意被搅得一团糟。大批丝绸被拦截,入不了京城。商人以诚立本,若错过了交货期,赔钱事小,后面的生意可就难做了。 尤格知道,不到万不得已,他爹不会突然唤他回国。但在自家人中,尤格也确实是最安全的存在。他随母姓,平时不爱抛头露面,又独自在异国四年有余。这片土地上认识他的人少之又少,赴京一事交给他再稳妥不过,若遇不测,陈家少爷的名号亦能护他周全。 “若是没帮上什么忙也不打紧,权当郊游了。切记,保护好自己。” “爹,您放心。” 毕竟是出过国的人,尤格对自己很放心,更何况那是京城…… 五日后,他在皇城根下,差点被骗得一分不剩。 在京城本家那帮老狐狸眼里,尤格不过是个半大孩子,交给他的事情无非是写写信,传传消息,日子清闲的很。 他第一次离开小院,是去落花池,线人钦点的地方。 落花池,据说是全京城最逍遥快活之处,百闻不如一见。尤格刚想细品它的牌匾,眼前就被一抹青色占据。 “公子您一个人来的呀,喜欢热闹点儿的还是二楼包厢?哎呀您今儿来的巧,水林公子正空着,让他陪您坐坐?” 听声音,那人应与自己年龄相近,但其廉价的脂粉味反而掩盖了他的少年气,略显俗套。 “不必了,请问夏公子到了吗?” “夏公子啊……”那人扯出帕子朝堂内一挥,“素烟,请这位爷上月华阁。” 话音未落,一个身着鹅黄罗裙的少女走了过来,挽着他的手,引人穿堂而过。 虽说这落花池是拉着酒楼拽着青楼装风雅的地儿,但这装潢确实讲究。从外面看只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,里面却别有洞天。东西两堂间,建了一座露天戏台,坐着三四个抚琴的伶人。正对着戏台的,是一条延至二楼的“人”字形楼梯,长且宽。 按规矩,京城的青楼不能当街依栏卖笑,关起门来就无所谓了。不过现在还未到酉时,想必美人们正懒起画蛾眉,栏前只有两个人,一立一坐。 坐着的那位着宝蓝色云锦,未施粉黛已恍若神颜,一颦一笑显尽了温柔。而真正让尤格离不开眼的,是另一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