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 (第3/3页)
乎都在秦国领地之外进行的,所以秦国虽然是以一敌六,但是秦国原本的根据地关中,生聚养度有方,未曾伤及根本。统一中国之后,虽然建长城、直道、水运、阿房宫、驪山陵,北拒匈奴、南平越,在在都耗资鉅亿、徵调兵丁民夫百万。可这些消耗也是在全中国各地调度,秦帝国的根据地关中受到的影响仍属有限。 此时虽然各地抗秦战役风起云涌,而秦朝抽调摆列于北面抵抗匈奴和派征南方南越的大军兵力,动支国库资金、粮餉,来投入东面的战争,实际上仍是游刃有馀。 相对的「张楚」这个由赤贫农民组成的革命团体就辛苦了。在西元前208年七月才成立政权,次月居然即已派出六路大军,连同各地起义的数十万兵马,同时向西、向北全面作战,战役的爆发点遍布在中土各地。之后,虽然「张楚」覆灭,关东六雄復国接续抗秦。但是,「抗秦联盟」真正的战斗主力,依然是楚国在各地作战的部队。 而那时候「抗秦联盟」旗帜方兴,战火四处燎原,根本没时间和人手行屯兵、养兵的长期抗战模式。那么,他们耗费鉅兆的薪餉、武器、鎧甲、车马、粮草等用度和百万的战士,是如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就筹措出来的?而且还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打了两年馀、数十上百场的大小战役? 如果「抗秦联盟」像土匪般,是靠着沿途徵掳老百姓和物资来维持军力?那反而会逼迫老百姓暂时放下对秦朝苛政的不满,去站在秦帝国的那一边,「抗秦联盟」也就失去「正义」的光环。而且歷史确也记载,「抗秦联盟」的义军曾经辞谢百姓们自动赠牛送粮的义举。也就是说,这「抗秦联盟」义军的战备可是充裕得很吶! 这些战备是靠刚復国的关东其他韩、赵、魏、燕、齐五国徵集的?此五国国家初肇,有的政令还不知道出不出得宫门?税收能徵得几两?就要其他五国来分担楚国如此巨大的经济和人员重担,根本是缘木求鱼。所以,战备亦不可能是由其他五国徵集来的。 如果再从战争心理面来看,「抗秦联盟」真的单靠一句「反抗暴秦」的政治口号,各国广大的农民就会在春、夏、秋天,放下赖以为生的农忙,扛着锄头、草叉,穿着布衫,光着脚丫,义无反顾地跟在「楚」字大旗之下开上战场,勇敢地面对训练精良,战斗经验丰富,强马硬鎧的秦帝国正规大军吗?可能吗? 尤其是「抗秦联盟」最后居然还打赢了,这绝非什么天命、运气、巧合可以解释的,必定有特殊的因素才可成事。 翻遍史籍,只记载着哪路兵,从甚么路线,用甚么战术,打赢了哪处战役。至于「抗秦联盟」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月就筹画了全盘战争的战略、战术?又筹措到在全国境内可同时兴兵最重要的庞大军需物资?如何拥有这些驍勇善战的战斗兵源?则史书毫无蛛丝马跡留下记载,不得不让人怀疑,这是后来賡续政权的汉朝,有意地隐瞒这段歷史真相,歷史似乎还欠波澜壮阔的第二次战国时代一个交代。 抽丝剥茧之后,突显出一个二千多年不得其解的问题,就是「抗秦联盟强大的战备是由何处得来的?」。 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。因为,这事儿改变了中国的命运。 这时,不由得想起楚国考烈王的鬼魂,对秦始皇说的那句话,「…寡人生前早已备妥『亡秦復楚』之应策。…………」 楚国考烈王生前做的是甚么安排?似乎从歷史鸿爪已无法釐清。但就歷史的轨跡来看,倒真印证了楚国考烈王的说法,在秦始皇死后三年,果然完成了「亡秦復楚」的大业,由原来的楚人刘邦,灭了大秦帝国,建立了延续楚风的大汉王朝,以及后续两千年辉煌的中华文明。 时间是无法掩盖真相的,线索还是留了下来。 只不过,是在二千二百多年后的现代,由冥冥中那隻手,cao弄了两岸一群人的再世轮回,并藉着花山宝窟与一对玉带勾的现世,才揭露了这个歷史洪流中被刻意掩盖的大秘密。